近期,新冠肺炎病毒仍在全世界流行,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疫情防控形势还没有得到缓解,国内多地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增加。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经成为预防新冠肺炎的强有力武器,大家要“应接尽接”,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下面
小编就大家比较关心的
备孕中的人群、哺乳期的人群
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大家做一个盘点
备孕中的人群、哺乳期的人群
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妈妈们是伟大而无私的,是需要被保护的,但在孕期她们恰恰又是接种疫苗的特殊人群。面对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都会担心疫苗的安全性、担心对宝宝会不会有影响这样的顾虑。希望下面的这些解答可以解除你的顾虑。
一、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新冠疫苗要不要终止妊娠?备孕期能打新冠疫苗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专家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里面的权威回复,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二、哺乳期的女性可以打新冠病毒疫苗吗?打了疫苗以后还能哺乳吗?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三、孕妇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妊娠期妇女是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人群。
四、妊娠期的女性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根据《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对孕妇的个人防护做出如下指导:
1. 注意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2.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3. 户外活动、购物或就医时,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需及时进行手部的清洗和消毒。
4. 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5.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6. 前往医院检查时,尽量缩短就诊时间,避免集中候诊,回家后及时洗手。
7. 外出或去医院时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8. 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9. 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
生理期的女性和备孕期的男性
也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60岁以上的老人基础性疾病患病率较高,自身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降低,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比较容易发展成为重症,因此建议身体健康并且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应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那么,这类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60岁以上人群是否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呢?
很有必要。疫苗接种是防控新冠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老年人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因此,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是高收益风险比的关键手段,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无禁忌症者应抓紧时间接种新冠疫苗!
二、新冠疫苗接种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病毒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适龄无禁忌人群应该做到“应种尽种”。
新冠疫苗接种要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应种尽种、保障安全”的原则开展。
三、严重慢性病是否为接种禁忌?
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严重慢性疾病者建议携带近期的体检报告、病历等资料,根据偶合症(与疫苗无关)发生概率、接种意愿、服务便利性、防暑条件、是否独居等情况,由接种点临床医生综合评估后,根据风险收益比等情况,提出接种建议。
说起打疫苗
大家最担心的是
别着急
我们一起来认识
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
观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有的人可能就有疑问了,这些反应也不是很严重,似乎大部分也不需要去医院看啊,又何必在医院观察半小时呢?
其实,在医院留观的目的,并不是因为疫苗的一般反应,而是为了防止出现比较凶险的情况——急性过敏。
接种完疫苗以后,由于受种者个人体质等原因,极少数人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适,其中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急性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接种后数分钟到半小时,其症状凶险,如不及时抢救会严重危及受种者的生命安全,如果这时没有医务人员及时有效开展现场急救,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
留观,观什么?
在儿童接种门诊的留观现场,经常看到家长们都很忙:忙着聊天、打游戏、追剧、刷朋友圈等,经常忽略了观察身边宝宝的情况,小月龄的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假如没有时刻观察与留意他们的状况将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学会观察孩子的呼吸、面色、嘴唇颜色,是否有呼吸急促、面色发白、口唇发紫等情况出现,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近期新冠疫苗接种开展得如火如荼,大人们自己接种完疫苗后,也一定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告知现场医务人员或向周围人员示意呼救。
观察30分钟回家后,还有那些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不做剧烈的活动。
2.应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衣服,衣服、纸尿裤以柔软无刺激皮肤的为好。
3.不要用手搔抓接种部位,避免局部感染。
4.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一过性发热(通常体温在38.5℃以下)、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破溃结痂等一般反应。注意护理和观察。
5.极少数人可能出现高热、过敏性皮疹等,可与预防接种门诊人员联系,配合诊治。
来源/潇湘晨报 厦门疾控 编辑/曾敏
责编/杨青青 审核/陈丽娟